第一资讯网 综合 教育 正文

SCI针对对高校教师评价,但这是"最不坏"的评价方式?

2020-07-29 09:22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89

7月2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了"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论文、专利、承接项目、获奖、留学(国外)经验等不是简单的限制性条件。逐步规范学术论文的指标、发表论文的数量、引文名单等,仅作为评价参考,不以SCI(科学引文指数)等相关指标作为前提和判断的直接依据。


科技界和教育界已达成共识,打破"SCI崇拜"和"唯一论文"评价体系,盲目地以期刊成绩和论文数量为专业职称评审的前提,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论文的撰写和出版上,不仅使科研氛围迅速受益,而且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


然而,打破"SCI崇拜",陷入"知易行"的困境,一些高校青年教师甚至明确反对,如果取消SCI论文评审的前提条件,青年教师的晋升渠道就会变窄,虽然用SCI论文评价教师存在明显的弊端,但可能是"最不坏"的评价体系。为了打破"SCI崇拜",有必要建立一个更科学、更公平的评价体系。


为什么SCI说"最不坏"?这和大学入学考试进行"最不坏"的评价是一样的。如果SCI论文不是硬指标,就会引入更多的主观因素,简单的量化评估就会变得复杂。然后人们会担心评估是否受到权力和人际关系的影响。过去,你可以通过发表论文来获得晋升,但现在你没有硬性指数来发表论文,评估和晋升会成为领导者的呼声吗?


他说:"这些忧虑并非毫无根据。事实上,我国高校在年度考核和职称评价中越来越重视定量评价,成为"一案一案",以减少人的交易对评价的影响,从而看到公平的一面。一位老师发表了四篇SCI论文,另一位只发表了三篇,比三篇好4篇,评价就这么简单。对于四篇SCI论文的金含量,论文是否代表他人,作者是否独创,一旦探索变得复杂,就不进行评价。评价论文本身的价值和贡献,谁来评价和评价教师的服从程度?


问题的关键是我国高校教师的评价和评价应由专业同行进行教育评价和学术评价,但目前由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并进行行政评价,导致了定量评价的盛行,要打破定量评价,就必须淡化行政评价,但现行的评价体系改革仍由行政部门主导,在这一框架下,新的评价体系的构建必然会遇到行政阻力。


我国的教育评价体系强调"产出"的结果,学生的评价是分数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是论文的评价,强调结果评价的原因是全面的评价是行政主导的,行政评价注重绩效,对教师和学生的绩效指标进行分解,同时这种评价不需要太强的职业化,只需统计数量,比例就会高、低。


这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建议,鼓励采用个人报告、面试答辩、同行评议、实际操作、绩效展示等多种灵活的评价方法,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完善外部专家评价体系,完善职称科学、专业、有针对性的评价,这反映了同行专家评价的重视程度,而同行专家对如何保持独立性、坚持专业化则是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


高校要开展真正独立,专业的同行专家评审,必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特别是要推进行政权,教育权和学术权的分离,实行"教学自主,学术自主"。设立不受行政约束的独立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由教授和学术委员会负责教育和学术事务,包括制定教师考核和评价标准,并公开透明地执行这些评价标准就高校教师的管理和评价而言,现代治理的高校会更加注重教师的岗位管理和评价,应该以岗位考核和评价教师为主。 目前教师管理和评价存在两个问题,这也是职称评审改革要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第一资讯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第一资讯网 Copyright©2015 diyizixunwang.com All Right Reserved.